诺盛电信咨询:VK,韩国手机神话的破灭

人气 2311   2011-11-17 22:10

事件

2006年7月7日,韩国手机制造商VK宣布因无力支付17.8亿韩元的到期债务而申请破产。随后,VK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福建唯开也被曝光运营难以为继,部分仓库被法院查封。

VK,这个曾经获得“2004韩国高速成长的50家企业大奖”,创造了年增长率3399%的韩国神话企业,自此全面陷入运营危机。

分析师观点

VK成立于1997年,当时只是一家生产手机电池的小厂,后来转产手机。2001年以后,VK抓住手机行业起飞的机会,通过提供OEM产品和设计生产体积轻巧的手机,实现了营业额和利润的快速增长,2004年VK全球共销售了240万部手机,实现利润高达120亿韩元,达到其事业的顶峰。

2004年以后,伴随着手机利润率的降低,手机生产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显现,VK利润迅速下滑,2005年出现了649亿韩元的巨额亏损,2006年第一季度,VK又出现了89亿韩元的亏损。

面临亏损时,三星、LG为代表的大厂商借助集团的实力,容易渡过难关,但是对于以手机为主业的VK来讲,却难以获得有效的援助。VK曾试图通过借款(向韩国运营商SKT借款100亿韩元),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约14亿韩元),出售(同摩托罗拉接洽过)等手段来避免破产的命运,但是,由于积重难返,VK最终无以为继,韩国手机制造业增长奇迹的创造者之一VK终于宣布因无力支付17.8亿韩元的到期债务而申请破产。

由于VK进入手机行业时间较短,缺乏技术积累,VK主要依靠其时尚的设计和巨额广告宣传来推动其手机的销售:VK曾经销售斥巨资聘请宋慧乔、全智贤、安在旭为其手机代言,仅聘请安在旭代言的支出就高达8亿韩元。VK的这种商业模式在手机市场竞争不够激烈、利润率相对较高的时代能够较快地抢夺市场份额。图表1:VK几款典型的模仿型手机设计

伴随着手机厂商数量的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厂商由单一的市场能力逐渐转向技术、品牌、产品、渠道的综合竞争力的竞争,VK为代表的中小厂商守住细分市场尚可维持,但是试图同大厂商开展全面竞争就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受制于技术限制,其推出了多款以“超薄”为卖点的手机都停留在样品阶段,始终未能形成强大的销售。而模仿式的手机设计也招致了相当多的非议,对于VK品牌的美誉度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在中国,VK2002年初收购了厦门中桥80%的股份,变相取得了手机牌照;2004年底,VK将厦门中桥正式更名为唯开中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GSM手机,试图利用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的低成本来降低VK手机的整体成本,通过大量的广告投入来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从手机市场销售数据来看,唯开手机在2003年和2004年市场表现良好,但是2005年以后,唯开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本来就不高的市场体份额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唯开维持份额的代价是在市场宣传和渠道合作方面的巨额的投入,一旦母公司面临经营困难时,VK中国的问题迅速浮出了水面。

图表2:唯开手机在中国GSM市场的份额变化(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

来源:诺盛电信咨询, 2006

诺盛分析师韩小冰认为,伴随着全球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由于手机行业利润的摊薄,来自银行和政府的支持在弱化,韩国厂商除三星、LG等巨头外,缺乏规模优势的中小厂商未来出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关注度: 2311   Baidu: 0   360: 0   Google: 0   其他: 0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韩国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