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星、现代、LG扎根中国后,越来越多的韩国中小企业也纷纷来华觅食。
11月22日,浦东的一家酒店里,韩国釜山信息产业振兴院(BIPA)副院长郑仲燮坐在了记者对面。
就在一小时前,他刚刚会晤过上海浦东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胡鋐亮及上海软件行业协会、多媒体行业协会的负责人。
收获是,他管理的釜山信启、产业振兴园和上海浦东软件园达成协议:一方园区内的企业要到对方园区内投资时,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便利条件。
实际上,早在11月4日,由韩国外交通商部组织、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与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办的“2009中韩IT产业交流会”已经在上海举行。
而11月16日,由韩国软件振兴院、驻华韩国IT会、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2004中韩IT产业交流会“也已在北京落下帷幕。韩国仁川情报产业振兴院也跟中关村软件园签署了合作协议。
中小企业效仿三星
郑仲燮介绍,釜山是韩国IT行业仅次于汉城的第二大中心、,从去年就跟上海举行定期的交流会。2003年,双方达成了100万美元的合作意向,已有釜山的企业入驻浦东软件园,前期投入已有10万美元。今年带来的10家IT企业,预计有3-4家企业可能与中方达成合作协议。
“这次来的10家企业,都曾参加过2004电信展,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整体规模都不大,正处在快速壮大期,来中国寻求合作正是为了获得支撑企业快速成长的营养。”郑仲燮说。
韩国釜山信息产业振兴院是韩国釜山市政府下属的社团法人机构,曾经作为东道主组织过釜山IT企业参加2004年釜山ITU亚洲电信展。
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金铉宗表示,韩国与中国的贸易额约有30%来自华东地区,韩国外交通商部和沪总领事馆将尽其所能,为中韩企业IT领域的持续合作而努力。
专门从事韩国产业研究的乾弘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CEO金载润告诉记者,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主体正在发生悄然改变。他说,过去10年中,韩国来华投资的几乎都是三星、现代、LG、SK电讯等韩国大型跨国企业,如今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大举进入中国,通过各种途径寻觅商机。
“这个月就有三个韩国企业团来华,相信明年还会有更多的韩国中小企业带着投资意向来中国寻求合作。”
金载润以三星为例,向记者描述了韩国企业来华投资的过程。
1993年4月,三星电子在中国正式启动第一个生产法人: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现在,三星在中国有12个生产法人,6个销售法人,累计投资26亿美元;主要生产手机、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白色家电、半导体等产品。最近5年,三星电子在中国的事业规模取得了年均40%的增长率。
“三星在中国基地式投资的模式,给今后来华的韩国中小企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模式。也就是先搭建一个投资平台,然后进一步扩张。”金载润指出。
最大对华投资国?
金铉宗告诉记者,自从韩中两国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总额已经从1992年的46亿美元,增长至2003年的633亿美元,增长了10倍以上。最近几年,两国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IT领域。
而不久前,韩国贸易协会对中国商务部统计的中国对外贸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今年1-6月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为3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韩国贸易协会指出,这表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金额首次超过日本和美国,仅次于我国香港特区和英属维京群岛,日本和美国的对华投资分别为29.5亿美元和24.3亿美元。
韩国贸易协会的有关人士表示,实际上韩国已成为对中国的最大投资国。
金载润认为,“虽然这一结论目前还没有确定,但近年来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飞速增长却毋庸置疑。”
金载润提供了一组数据:1992年到2003年的十多年中,两国贸易由建交时的50.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632.3亿美元,增长了十倍多,年均增长近30%,比上年增长43.4%;中韩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已从1992年所占的3%,上升到2003年的7.4%.
金载润指出,从1985一1992年的八年中,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只有942个项目,合同金额6.2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仅为1.6亿美元。而2003年1——9月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实际使用金额便已经达到32亿多美元。
担心对华过度依赖
大量企业纷纷来华投资,让韩国政府开始警觉。
据了解,韩国政府曾多次授意三星、现代、LG等高新技术企业,建议后者在华投资步伐“可以适当减缓”,涉及关键技术的合作则尤其要保持谨慎。
郑仲燮则否认了这一说法,“韩国政府并没有通过正式途径限制韩国企业来华投资,但是,有通过对企业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的方式,提醒韩国大企业警惕技术外泄。”
可是,目前看来,除了提醒大企业减缓来华投资,警惕技术外泄外,韩国舆论对华投资比例过重的担忧,已经开始蔓延到对中小企业大量向外转移工厂,将会导致国内产业空洞化。
韩国《联合通讯》11月17日报称,韩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简称“全经联”)当天在与韩中小企业中央会共同举行的说明会上表示,近期,越来越多的韩国中小企业为了生存把工厂纷纷迁至海外,产业空洞化问题日趋严重。
全经联着重强调,中国等外国政府向外资企业提供“无偿使用土地”等优惠措施,对韩企来说诱惑很大。韩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支援,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防止产业空洞化。
刚刚从韩国考察归来的胡鋐亮告诉记者,韩国政府在管理孵化中小企业方面独有一套,他们对产业的理解超出国内很多;但韩国对中国在科技领域快速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确实异常关注。